主页 美容护肤 瘦身美体 服饰服装 女性健康
当前位置 主页 > 女性情感 >

女性情感衣食住行不愁,老人最怕是寂寞

时间:2011-10-09 12:05来源:未知 作者:8858 点击:

  据新华社上海10月4日电(记者仇逸罗争光)随着社会老龄化加剧和生活节奏加快,斑斑白发的寂寞身影常见。记者采访发现,越来越多老人衣食住行不愁,内心却寂寞。如何填补老年人的精神和情感需求?

  自己“丰富”自己

  女性情感衣食住行不愁,老人最怕是寂寞,“子女有自己的事业和生活,平时太忙无暇围着我们转,作为老年人,一方面要体谅小辈,另一方面要有自主独立的生活,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人生寄托。”蔡美华是上海徐汇区康健小区老年人文艺沙龙的歌唱主力。她告诉记者,自从参加活动以来,她整个人精神和健康都比以前好了。“我自己‘丰富’自己,让日常生活充满色彩。”

  “在长达十余年至数十年的晚年生活中,广大老年人要培养和保持一种‘自得其乐’的良好心态。”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桂世勋告诉记者,面对老龄化挑战,要不断加大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力度,同时必须看到,城市老年群体缺少精神层面的交流和沟通,以及农村留守老人缺乏精神关爱,已成为影响老年人生活品质和满意度的重要因素。

  “常回家看看”

  桂世勋教授的儿子现居加拿大,他告诉记者:“血缘亲情是老年人最重视的情感,我儿子每隔两三天就给我们打电话,经常让小孙女、孙子在电话里向我们问好,唱个歌、朗诵一段诗,短短几分钟,却给人很多的温馨。”

  上海最新数据显示,女性老人在75到79岁时,约一半丧偶。“我们建议,对于丧偶老人、特别是半年之内发生丧偶的老人要特别关心,不管夫妻关系如何,失去了共同走过漫长岁月的同伴和交流的对象,老年人生活发生显著变化,如果缺少子女朋友的关心,很容易出现忧郁、抑郁等症状。”桂世勋告诉记者,“我们鼓励子女和孙辈经常看望老人,通过电话、邮件等将关爱送到老人心中。子女要忙里偷闲多和老人交流,寻找共同话题,对老人的情感变化更要多体谅。”

  记者了解到,继世博会德国馆精彩展示后,一种左邻右舍、老老小小聚集一堂,阅读,交流,还可以共同照看孩子的创新家庭模式“多代屋”现身上海杨浦区,在老龄化和少子化并存的形势下迎合了广大社区老年人的精神需要,受到老人们的欢迎。

  女性情感“与众同乐”

  张友荣年近80依然耳聪目明,而且有一副好嗓子。2009年,上海浦东张桐路老年日间服务中心成立,张友荣终于找到了好去处。如今,老人几乎天天到服务中心,和老姐妹老兄弟一起活动。“逢年过节我们都要排练节目,一起唱歌表演,可开心了,今年中秋节、国庆节,我们连着表演,重阳节也是,忙来忙去,可是大家愿意、开心!”

  上海许多社区将满足老年人的精神文化需求作为一项重要工作。上海市长宁区虹储居民区在国庆期间为独居老人免费查验维修家电燃具,为老人送上面条、蛋糕。

  记者了解到,上海市政府已将发展老年教育、老年体育分别纳入“上海市终身教育体系”和“上海市全民健身发展纲要”,实施了老年人免费进公园、免费乘车等办法,定期举办各级各类老年文化艺术节、老年运动会,推动社区老年文艺活动,进一步提升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Copyright © 2008-2011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