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美容护肤 瘦身美体 服饰服装 女性健康
当前位置 主页 > 美容护肤 >

香港美容、健身需防硬销售-搜狐滚动

时间:2012-03-25 15:07来源:未知 作者:8858 点击:

  香港人“贪靓”,因此纤体美容业在香港非常受欢迎,无论年龄大小,大多数女性都会经常去美容健身机构。而香港的美容健身机构也因方式时尚、服务完满而闻名。但近年来,香港美容纤体及健身业相关投诉却与日俱增,大多是涉及预缴式消费。去年,香港消委会接获880多宗相关投诉。投诉中五成涉及不良销售手法,例如店员用高压手法,不断游说顾客增加服务内容和购买新疗程;并以各种借口,要顾客交出信用卡,在未经双方确认金美容额前,就速速划款;也有顾客被要求在销售合约上签名;另外美容院亦作出虚假承诺,令消费者买入更多疗程,同时还有广告误导消费者,货不对版。

  香港美容、健身需防硬销售-搜狐滚动,案例一

  纤体比赛为假预缴购买为真

  不久前,香港消费者委员会首次公开点名批评一家美容院,以不良销售手法欺骗顾客,涉及该店的投诉两年间高达61宗,涉款850万元。这是消委会10年来首次公开点名一家美容院。据悉,这家美容院在旺角、元朗、红磡均有分店。其中一宗个案,事主被游说支付逾7万港币参加纤体比赛,店员说若胜出可获50万港币的奖金,即使落选也可得10万港币的奖金及回赠。半推半就之下,事主被刷了9张信用卡,一共消费54万元。而事实上,所谓纤体比赛根本是子虚乌有。

  香港临床身心行为学家李宝能指出,骗徒不外乎几招,包括“威迫利诱”、“吹嘘”、“激将法”及“美人计”等,骗徒通常会举办一些免费讲座或推广活动找寻猎物,一些“容易心软”及“主见不足”的顾客,最易中招,骗徒以吹嘘的方法推介产品,分阶段诱骗顾客再花钱参加其他服务。消费者应细想是否需要,并要有勇气拒绝。

  案例二

  拍裸照摧毁内心防范

  另一宗个案更骇人听闻,事主C小姐本是顾客,去年12月在某美容中心做面部护理时,对方称她中奖,请她交出信用卡确认,同时不停游说她拍下裸照参加“比赛”,她称对方当时不住评价其体形,最终在半推半就下被拍下裸照,对方随后送上9张信用卡单据让其签名。“在床上敷着面、没戴眼镜,看不清金额”,她被轰炸式地游说,最终签下10.7万元账单。

  香港一些心理学家提醒消费者,一些专门游说顾客入会或参加优惠计划的职员天生就是社交人才,一些“容易心软”的顾客最容易成为受骗猎物。

  案例三

  疲劳式轰炸逼签30年合约

  一间位于港岛太古站的健身及美容中心日前再惹不良销售投诉,投诉者是个患有癫痫症的青年。他称被强拉入店游说购买健身疗程,而且签约3年变成了30年。31岁患癫痫的冯先生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两个多月前逛街时,突然被两名职员截住,表示到店铺便可免费获赠礼物,进店后他被4至5名职员包围,其间职员支走与他同行的工人,然后开始推销月费400多元、为期3年的健身计划。签约后店员又藉词其信用额不足,刷完再刷,结果刷掉了他7万多港币。这时,冯才发现3年计划变成30年合约,当中包括4200张跳舞券,可用到2041年,前后分两张信用卡缴付。

  案例四

  被强行推销会籍

  香港一名28岁的女职员上月8日到铜锣湾一家健身中心,换领80元团购的“1个月无限次健身通行证”,其间职员以查询信用卡优惠为名,取走事主的3张信用卡,在没有问准事主下,一个小时狂刷。陈小姐事后翻查银行记录,发现两名男职员狂刷她的3张信用卡16次。陈小姐称:“当时好害怕”。最终不情愿地签下总值27480港元、48堂的私人教练健身课程合约。

  愈来愈多的香港市民选择到健身中心强身健体,涉及该类运动的不良推销招数层出不穷。香港消委会提醒市民须量力而为,避免签订过多合约,面对健身中心密集式高压推销手法时,须懂得及时抽身,避免造成巨大损失。对此情况,港府早前决定修改《商品说明条例》,建议将不良销售手法纳入刑事检控,并加入售后7天冷静期。

  本报特约记者荻迪D090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Copyright © 2008-2011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