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黔在线讯9月9日,记者从第九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组委会新闻宣传部组织召开的第七场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历时三年的“贵州省世居少数民族代表性服饰(头饰)”和“贵州省世居少数民族文化名片”省长基金课题研究圆满结题,并评选出我省17个世居少数民族文化名片和代表性服饰(头饰)。 我省评出17个世居少数民族文化名片和代表性服饰(头饰,省科教办、省民委于2009年10月联合开展了“贵州省世居少数民族代表性服饰(头饰)”和“贵州省世居少数民族文化名片”省长基金课题研究。经过近3年科学严谨的课题研究,最终评选出17个世居少数民族文化名片,包括苗族的芦笙、布依族的六月六、侗族的侗族大歌、土家族的摆手节、彝族的彝文(彝文献)、仡佬族的吃新节、水族的水书习俗(水书)、回族的清真寺、白族的团圆节、壮族的壮年、瑶族的瑶族药浴、畲族的粑槽舞、毛南族的猴鼓舞、仫佬族的仫佬年、满族的花塚、羌族的羌年。还推荐出17个世居少数民族,每个民族5套代表性服饰(头饰)。 据悉,省民委将于会后商请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省旅游局联合服饰发文,将贵州17个世居少数民族文化名片确定为民族文化的形象标识,并申请专利。 发布会现场,老同志王朝文、杨光林、梁旺贵、禄文斌、吴嘉甫,中宣部新闻局副巡视员刘春京和我省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媒体记者们一起观看了多姿多彩的民族服饰展示。 |